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政法工作核心要求,雁江公安分局将“铸魂提能”作为队伍建设根本性工程,系统规划、精准施策,着力构建覆盖新警成长、骨干淬炼与“一把手”引领的全链条能力提升体系。
固本培元,系统构建新警成长“奠基石”
新警是公安事业的源头活水,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队伍长远发展。着力构建“铸魂+强基”的系统培养模式。
铸牢忠诚警魂。将政治训练置于新警培训首位。依托陈毅故居与成都公安警史馆,开展“从警第一课”,通过沉浸式教学、英模事迹报告会等形式,强化理想信念与职业荣誉感,引导新警系好从警“第一粒扣子”。累计开展红色教育、廉政警示活动8次。
夯实能力根基。摒弃“大水漫灌”,实施“滴灌式”精准培养,建立“双导师”制度(政治导师+业务导师),通过1个月技能培训(特巡警大队)+3个月接处警实战(城区派出所)+3个月集中战训(战训基地)+分类随岗锻炼(情指中心、法制大队、网安大队)新警培养机制,着力推动新警成长“一年带着干、两年单独干、三年成骨干”目标,确保新警“下得去、用得上”。近三年新警岗位适应期平均缩短30%。
严明纪律养成。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,将《内务条令》《纪律条令》贯穿培训全程。通过日常量化考核、规范评比,强化条令意识和作风养成,塑造新警令行禁止、严谨规范的职业特质。
精耕细作,全力锻造业务攻坚“生力军”
聚焦核心战斗力生成,瞄准关键岗位与专业领域,大力培养能打硬仗的业务骨干。
聚焦实战砺精兵。紧密围绕新型犯罪打击、大数据侦查、规范执法等实战亟需能力,举办“公文写作实训”、“AI人工智能在警务实战中的运用”、“四川大数据系统功能应用”“毒品案件全链条办理讲解”“案件审讯技巧与策略”“危机干预培训”“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专题培训”“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工作培训”等专题轮训班8期。通过红蓝对抗、案例复盘、跟班作业等实战化教学,显著提升骨干民警专业素养和复杂局面处置能力。
搭建平台促交流。建立“骨干人才库”,设立“砺剑讲堂”,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分享前沿战法、经典案例和技战法创新成果,营造人人当讲师的氛围。鼓励跨警种、跨部门协作攻坚,在重大专案侦办、专项行动中交任务、压担子,促进经验交流与能力跃升。目前已有3项创新技战法在全局推广。
健全机制激活力。完善骨干人才选拔、使用、激励机制。将培训表现、实战业绩作为评优评先、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。设立专项培训经费,优先保障骨干人才赴先进地区、专业机构深造学习,营造尊重人才、争当骨干的浓厚氛围。
头雁领航,全面提升关键少数“领导力”
“一把手”是队伍建设的“关键引擎”,着力强化其政治能力与履职本领。
强化政治引领力。将政治能力训练摆在“一把手”培训最突出位置。围绕提升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组织深入学习重要论述及上级决策部署,开展政治理论专题研讨3次。引导“一把手”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善于从政治高度审视、谋划和推进公安工作,确保队伍绝对忠诚、绝对纯洁、绝对可靠。
提升履职担当力。紧扣新时代公安工作新要求,针对性地开设“提升领导艺术与队伍管理”、“重大风险防范化解”、“现代警务改革与创新”“射击和体能水平提升”等专题研修班、训练班。引入案例分析、现场实操、无领导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方式,着力破解“本领恐慌”,提升科学决策、驾驭复杂局面、推动改革创新的能力。目前已组织科所队长专题培训2期。
筑牢廉洁防护力。持续加强“一把手”廉政教育和纪律作风养成。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、旁听职务犯罪庭审、强化“一岗双责”落实情况督导等形式,引导其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切实发挥表率作用,管好班子、带好队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