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建房引纠纷
2024年10月,宋某以包工形式承接了彭某的两层农村自建房项目,约定宋某需按图施工,建房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,彭某按每平方米280元支付报酬。宋某承接建房项目后,组织工人进场施工。在施工过程中,双方因房屋质量问题发生争议,彭某遂向乐至法院南塔法庭提起诉讼,要求解除合同,并赔偿其损失约十万元。
诉讼中,双方对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争执不下,彭某遂申请司法鉴定,司法鉴定结果显示房屋存在部分质量问题。鉴定结果出来后,宋某仍坚持称:“自建房项目施工后不久,彭某就将房屋图纸收回,后续施工均是按彭某及亲属指示对房屋结构进行修改,房屋不存在质量问题,并无任何过错!”
“人民法庭+小镇法官工作室+基层党委”
共联共调
本着为老百姓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态度,南塔法庭联合劳动镇“小镇法官”工作室及当地政府,在初步研判案情后,决定主动上门调解。调解过程中,法官从案情出发,开展释法明理,充分告知诉讼风险,但双方当事人仍各执己见,僵持不下。酷暑之下,面对僵局,看着身旁的年轻法官助理情绪有些低落,刘法官抬手抹去汗水,耐心引导:“咱们做群众工作要有耐心,多站在他们角度思考,大家挣钱都不容易,各自都有难处,调解工作要慢慢做,不能急”。
现场勘验查实情
为了进一步厘清案件事实,法官决定组织现场勘验。在现场,法官对照施工图纸,一一比对存在争议的地方,与专业人员讨论修复方案,并向当事双方核实情况,对彭某方自行修改房屋结构等事实进行了现场确认。
不懈调解促和谐
在进一步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后,法官就地在村办公室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,结合现场勘察情况,努力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,引导当事人摒弃意气之争,回归理性协商。最终,双方同意解除合同,并达成了以宋某的报酬抵偿彭某损失的一致意见,纠纷得以最终解决。
此次纠纷得以实质化解,是“人民法庭+小镇法官工作室+基层党委”三方联动,合力解纷的成效展现,下一步,乐至法院将继续厚植“如我在诉”的司法理念,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机制,整合基层力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,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