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安岳县岳阳镇运用调解“四步工作法”,成功化解一起因土地权属不清引发的邻里土地纠纷,化“怨气”为“和气”,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睦,为乡村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“望”:全面洞察了解纠纷全貌
“望”在土地纠纷调解的“四步工作法”中是基础环节,至关重要。在这起纠纷案件中,调解小组通过实地走访,多方了解,得知村民何某某和陈某某因一块土地权属产生争议,双方各执一词,存在长期矛盾,何某某在土地上种植了农作物,陈某某则认为该土地为自家权属,何某某无权种植,进而发生抓扯,导致村民何某某不慎受伤。
“闻”:耐心倾听各方诉求心声
“闻”作为土地纠纷调解“四步工作法”的第二步,是深入了解纠纷本质的关键环节。镇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、司法所、镇农业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成立调解工作小组,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,分别表达各自的想法及诉求,仔细查看双方提供的土地承包清册、住院单、医药费收据等资料,并安抚双方情绪,在双方情绪相对平稳的状态下,秉持公平公正、尊重历史的原则,组织双方进行调解。
“问”:深入探究寻找矛盾根源
“问”是土地纠纷调解“四步工作法”中的关键步骤,如同在错综复杂的迷宫中找到出口的线索。根据调解小组多方调查,该宗土地权属人为陈某某父亲,一直给何某某使用至今,但因陈某某父亲病故后,陈某某要求收回该宗土地,何某某又不愿归还。调解小组一边做何某某的工作,希望其移交土地经营权,一边做陈某某的工作,要主动承担责任,维护邻里关系。
“切”:精准协商给出调解方案
“切”是土地纠纷调解“四步工作法”的关键收官步骤,犹如医生在准确诊断病情后开出对症的药方。在完成前面“望”“闻”“问”三个步骤后,调解小组对纠纷全貌、双方诉求以及矛盾根源都有了深入了解,经过调解,在保障双方利益的前提下,最终达成一致意见:陈某某提供相应的土地权属关系证明,由何某某归还相关土地,陈某某一次性赔偿村民何某某因受伤所产生的医疗费、护理费等各项费用,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并当场兑付。至此,这起土地纠纷得到圆满解决,邻里关系重归和谐。
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,人民调解是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。安岳县岳阳镇综治中心以多元化解、柔性调解、源头防控为切入点,联合辖区“两所”,探索土地纠纷调解新路径,让矛盾在基层“软着陆”,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,为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注入了鲜活的实践样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