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民小区是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是法治建设的“最小单元”。2024年7月以来,资阳市坚决贯彻省委依法治省办部署,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小区依法治理试点工作,创新“笔墨纸砚”四维工法,以雁江区达高国际、安岳县中央时代星城、乐至县圣特庄园、临空经济区优品道资溪学府4个小区为试点,充分发挥法治在小区治理中的引领、规范、保障作用,推动法治元素深度融入小区治理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执“笔”立纲 擘画小区治理框架
紧扣试点任务要求,统筹规划协同推进。一是顶层设计“定方向”。市委依法治市办统一部署,指导各县(区)依法治县(区)办结合辖区小区实际情况,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,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,组织专题培训,着力推动提升业主共建共享和依法治理观念、明确小区依法治理主体和责任等5个试点任务落实。二是督促指导“明思路”。市委依法治市办深入实地调研、开展座谈交流、加强现场指导,深度解读《小区依法治理法律法规汇编》《小区依法治理工作导引》等4本指导手册,为试点工作指明“路线图”和“工具箱”。三是挂图作战“促攻坚”。督促试点小区有针对性地学习,借鉴先进经验,摸清小区实情,找准找实突出问题。加强经费使用提示,动态掌握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。及时梳理试点工作进度,建立“时间表+任务书+责任链”工作清单,形成“市级统筹、县区落实、部门协同、小区实施”的法治化治理闭环。
研“墨”筑基 破解民生法治难题
以问题为导向,化解民生法治症结。一是靶向治理“解顽疾”。聚焦物业服务监管缺失、行政执法不到位等6个方面突出问题,理清治理主体职责,明确基层党政机关、街道办事处、社区组织等方面的责任,理顺小区业主、业主大会、业委会、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,重点解决小区依法治理“谁来治”“治什么”“怎么治”的问题。二是专项行动“强整治”。搭建“一核三治”治理架构,推动开展党组织建设固本强基、自治体系健全完善、物业服务提质扩面、突出问题集中整治“四大专项”行动,实现“大事依法定、小事共商议、难事有人管”。三是多元化解“疏堵点”。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进小区活动,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,加快配齐社区、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,及时就地妥善化解邻里、婚姻家庭、老旧小区改造等与小区居民密切相关的矛盾纠纷,打造浓厚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,推动治理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疏解”。
铺“纸”融彩 搭建多元共治平台
聚智聚力,共建共创,形成多方协作、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。一是部门协同“聚合力”。强化社会工作部、政法委、民政、住建等部门协调配合,打破部门壁垒,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。各相关单位全程派员、深度参与,共同解决小区难点、堵点问题,持续营造安全稳定、和谐美丽、良序善治小区环境。二是社会参与“添活力”。聚焦小区居民利益关切和法治需求,坚决杜绝“政府干、群众看”,整合执法力量、社会组织、居民骨干形成“治理共同体”,搭建依法解决问题的平台。用好党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,积极引导小区党员、网格员、楼栋长等群体“人熟地熟”优势,广泛收集民意、及时回应诉求、引导依法自治,推动治理触角直抵基层最小单元,实现治理力量从“单线突进”到“网状联动”。三是智治赋能“提效率”。在试点小区积极探索“人防+技防”管理模式,配备“法治通”智能终端机,推广“智慧治理”平台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,通过平台收集群众建议,问题响应时间从3天缩短至1小时。
铺“纸”融彩 搭建多元共治平台
培育特色亮点,打造“一地一品”矩阵。以“资法暖阳睦邻馨居”为全域品牌,培育形成4个县级特色子品牌。雁江区达高国际小区打造“事全事美、和美达高”品牌,搭建起以“党组织+业主委员会+商户自治协会+公益律师”为构架,小区物业、居民和商户共同参与的“一核多元”小区治理模式。安岳县中央时代星城小区打造“柠都微治、红色星城”品牌,立足革命老区深厚历史底蕴与独特精神传承,以“党建引领、服务为民、法治护航”为核心,探索出一条具有红色基因的依法治理路径。乐至县圣特庄园小区打造“左邻右舍、五心家园”品牌,坚持“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合力、多元参与完善治理体系、邻里和谐建设幸福家园”思路,将小区建设成“组织暖心、氛围清心、邻里舒心、社会爱心、业主安心”的“五心”家园。临空经济区优品道资溪学府小区打造“法润学府、书香白山”品牌,坚持“与邻为善,与邻为伴”理念,从自治强基、法治护航、德治固本、智治赋能四个方面,为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新路径,让居民幸福生活成色更足。
资阳市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,持续深化“笔墨纸砚”四维工法,培育“法治小区”标杆,打造“资法暖阳”系列法治品牌,重点抓好深化制度创新、扩大示范效应工作,推动试点成效向全市各小区延伸,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“资阳经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