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的温度心的刻度
“当我坐上审判席,我从不'俯视'当事人。原告的泪水里有我的理解,被告的沉默中有我的尊重。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处境,裁判才能触及心灵,被人信服。”
凌颜丽
凌颜丽,女,汉族,生于1989年9月,中共党员,现任安岳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审判庭庭长、审判委员会委员。
自2015年进入安岳法院工作以来,她以“司法为民”的理念砥砺初心使命,以“如我在诉”的情怀守护公平正义,先后荣获“全省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成绩突出个人”“优秀公务员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普法先进个人”“十佳青年干警”等,2025年9月8日,获评“安岳县担当作为好干部”称号。
脚步踏出聆听每一声心跳
"要以'如我在诉'的意识办好每一起涉民生的案件。"这是凌颜丽坚守十年的办案准则。
从法官助理到家事审判庭庭长,她始终以脚步丈量民情,以真心化解纠纷。
十年间,她协助办理案件2000余件,主审案件1200余件,60%以上调解率背后,是"案结事了"的司法追求。
在她审理的一起跨省抚养权纠纷中,面对焦灼的父母,她多次协调,联合当地妇联、社区干部共同开展调解,既保障了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,又弥合了因地域分隔而产生的亲情裂痕。
在另一起赡养纠纷中,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八旬老人,她带领审判团队开展巡回审判,将法庭搬到老人病榻前,让司法服务真正走进群众身边。
她说:"裁判文书上的每一个字,都承载着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期盼。"
创新如炬点亮每一处角落
凌颜丽以"小法庭"为平台,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。
她创新运用"人民调解+司法确认"模式,通过非诉方式高效化解涉企纠纷,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。
作为法庭负责人,她定期列席辖区党委会议,就涉及农民权益保障的事项提出专业建议,成为群众认可的"法治代言人"。
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高价彩礼、干预婚姻自由等问题,她选取典型案例开展巡回审判,让每一个司法裁判都成为培育文明乡风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。
凌颜丽带领团队打造的"青柠花开"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,构建了"前端预防、中端保护、末端治理"的全链条保护机制。该项目从资阳走向全国,入围全国"四个100"志愿服务项目四川候选名单,相关工作经验在央视播出,展现了基层法庭的创新活力。
初心如磐守护每一份信任
"调研是更深层次的审判。"凌颜丽始终注重审判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。
她累计撰写调研文章、案例分析等50余篇,其中学术论文《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保护路径探析》获省级奖项,司法统计分析课题因聚焦未成年人性侵保护获评省级优秀。
她主笔的案例《"隔代抚养费"返还规则认定》荣获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分析奖,多篇案例入选市级典型案例库。
"其身正,不令则从。"凌颜丽将廉洁司法视为法官的职业本色。她坚持将党纪学习融入日常工作生活,严格约束"八小时外"的言行举止,始终保持与当事人、律师等案件相关方的正当交往距离。
她常说:"法官不仅要精通法律,更要守住内心的天平。"
法槌落下时,有人看见程序的终结;而在那些被倾听的故事里,正义才刚刚开始呼吸。凌颜丽用十年的坚守证明:司法不仅有尺度,更有温度。这份始终"在场"的司法温度,终将在岁月的卷宗里,刻下永不褪色的人文刻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