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综治动态 >
中国妇女报:司法为民生 有“花”向阳开
www.ziyangpeace.gov.cn 】 【 2025-10-22 19:00:07 】 【 来源: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法院

  10月22日,中国妇女报客户端刊文《四川资阳:司法为民生有“花”向阳开》,宣传报道雁江区法院以“向阳花”党建品牌为载体,深入田间地头、社区校园开展巡回审判、普法宣讲,将司法服务延伸到基层的工作经验。


  全文如下:


1.jpg


  “此心生不背朝日,肯信众草能翳之。”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的田间地头、社区广场、校园课堂,总能看到一群向阳花般的身影——来自巡回法庭的工作人员身着法袍,怀揣初心,将司法温暖与正义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。从法庭里的巡回审判起步,到如今“1+7”七色党建矩阵绽放,雁江区法院通过精心培育的“向阳花”党建品牌,用一个个鲜活故事,书写着新时代司法为民的答卷。


  巡回法庭最后一公里的便民


2.jpg


  初春,丰裕镇人乐村四组的晒谷场上格外热闹,几张木桌拼成临时审判台,村民们搬着小板凳围坐四周,一场赡养纠纷庭审让他们红了眼眶。这场年迈的父母起诉子女未尽赡养义务的诉讼,法官陈芳没有简单下判,而是将庭审变成“家庭伦理课”,结合当地民风民俗,讲述“百善孝为先”的道理。最终,子女们羞愧地向父母道歉,承诺轮流照顾老人。“以前觉得法院离咱们很远,现在才知道,法官就在身边。”村民李大爷感慨道。


  雁江区法院立案庭庭长蒋凡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,这样的“向阳花”巡回法庭在雁江区早已不是新鲜事。从病床前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办案,到田间地头化解邻里矛盾,“向阳花”团队用“一枚国徽、一条横幅、一张桌子、几个板凳”,打通了司法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“院坝法庭”“田间法庭”“病床法庭”。


  “我们法院在全区17个镇政府、5个街道办事处设‘向阳花法官工作室’,实现了镇、街道全覆盖,使得司法服务脉络更加畅通。”区法院党组成员、政治部(督察室)主任申健介绍。致力于探索创新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,“向阳花法官工作室”把司法服务延伸到基层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,由派驻法官当好群众矛盾纠纷化解中的“联络员”“调解员”“宣传员”,将定分止争的工作职能延伸到诉前。


  普法宣讲让释法更加亲民


  “同学们,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吗?年龄小就可以为所欲为吗?”5月9日,在祥符镇中心小学,一场“法治护航守护成长”的法治宣讲大会正在热烈进行。区法院法官王亚平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,通过剖析一个个真实案例,告诉同学们遇到校园霸凌或其他紧急情况如何自救并寻求帮助,引导他们自觉尊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。“如果有人欺负我,我可以告诉老师和家长,还可以报警!”互动环节,小学生黄明俊积极举手回答。“这堂法治宣讲课太有意义了,孩子回家后还跟我讲要遵纪守法,懂得保护自己。”一位家长欣慰地说。


3.jpg


  “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。”这是“向阳花”普法宣讲团成员范萍常说的一句话。在“向阳花”普法宣讲团的每场活动中,成员们都格外注重将典型案例作为普法的“活教材”,精心筛选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,坚持以案释法、以案普法。他们还会现场与群众互动交流,鼓励大家结合自身经历提问,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解答。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方式,不仅让原本晦涩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,更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也提升了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、化解矛盾的能力。


  七色绽放守护司法忠诚为民


  “红色代表忠诚担当,橙色象征温暖便民,黄色寓意公平正义……”在雁江区法院的党建展示厅里,“红橙黄绿青蓝紫”七个党支部的“向阳花”子品牌格外醒目。雁江区法院积极融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,深入挖掘向阳花的花语内涵,以“雁法护航·一路向阳”为载体,衍生出“向阳花”巡回法庭、“向阳花”调解室、“向阳花”法官工作室、“向阳花”普法宣讲团、“向阳花”党员志愿服务队,落实“为大局服务,为人民司法”精神。


  从立案庭的“一站式”诉讼服务,到民三庭的家事审判;从刑庭的刑事司法保护,到执行局的胜诉权益兑现,“七色向阳花”在审执业务、基层治理、法治宣传、志愿服务、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发光发热。


  “群众的司法期盼在哪里,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,我们‘向阳花’就下沉到哪里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触摸到正义的力度、效率的刻度与法治的温度。”雁江区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卿卫华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。如今,这朵扎根于司法沃土的“向阳花”,正以更加蓬勃的姿态,在雁江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,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、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司法力量。


编辑:彭嘉豪
中国共产党资阳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