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,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乐至法院在14个未设法庭的乡镇设立小镇法官工作室,常态化提供司法服务,辅助基层解决法律问题。而林雪有幸加入通旅镇小镇法官工作室,期间林雪跟随都法官、曾法官深入田间地头、村居院坝开展调解工作,一次次调解就像温柔照耀着小镇的路灯,为村民送去温暖与关心,为陷入彷徨的群众点亮希望。
印象最深刻的是调解一起离婚纠纷,原告陈某性格暴躁、情绪化严重,做通工作十分不容易。为此,通旅镇“小镇法官”工作室联动当地党委政府、村民委员会,把调解场地设在原告的家中。通过背靠背的方式进行调解,分别向原被告进行释法明理,疏导当事人的对抗情绪,最终做通了双方的工作,达成调解。
在参与的多起调解案件中,有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当事人“修建超出了面积,多出来的费用我就不给了”,有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的当事人“反正赔钱是没有,大不了把我关起来”,这一个个看似不可理喻的当事人背后,牵系着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:住房、养老、子女抚养、伤残赔偿、精神损害等等。一件件案子、一个个当事人,让林雪深刻体会到案情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,更是每个人的真实人生。“小镇法官”主动参与调解,用真挚的法言心语,实现温暖的正义,就像小镇路上闪闪发亮的灯光,照亮一方天地。
在加入小镇法官工作室的这段时间里,林雪对法律的初衷、对法官的职业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思考,收获颇多。法律是经验,调解是艺术,一个个调解案件法官耐心地与当事人进行沟通,找到双方的争论点,融入法理,从而了解当事人内心,让当事人信服,助力纠纷化解。调解这门艺术还需要林雪随着阅历增加深入体会,不断学习。同时还深切地感受到基层调解纠纷是法院提供司法服务的助推器,让人民群众直观感受公平正义,让冰冷的法条有了暖心的温度,让“司法贴近百姓”理念进一步拓展。
林雪很喜欢电视剧《底线》里的一句话:“法律有尺度,是要在尺度之内把事情做好;法官有温度,是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方式为当事人做些什么。”“小镇法官”工作室让人民法官走出法院的大门,走进群众的心门,像小镇上一名闪闪发亮的守护者,手持点亮基层法治的明灯,用温情守护万家灯火。
(林雪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吴显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