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镇法官、花式吃瓜工作法……资阳政法系统这样解码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
www.ziyangpeace.gov.cn 】 【 2023-11-09 15:52:37 】 【 来源:四川法治报

  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?资阳市政法系统广开解纷之道,探索出一系列创新举措。资阳法院“小镇法官”走村入户化纠纷,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“家门口”。资阳检察机关以“三个端口”打造涉检信访纠纷化解“最优解”。资阳公安创新工作方法,化解矛盾纠纷,实现群众满意度连年提升。资阳司法行政机关自2022年以来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4724件,调解成功率达99.25%,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,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

  “小镇法官”书写基层治理“大文章”


  近年来,乐至县法院选派24名员额法官在14个未设法庭的乡镇担任“小镇法官”,助力乡村振兴、推动基层治理,工作经验收录中央政法委《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”第一期分片研讨班论文集》,纳入全国“枫桥式工作法”评选名单。


7.png


  定制“三联单”,展现“小镇法官”解纷个性化。亮明专属法官名单。在设立的“小镇法官”工作室、镇村公示栏公开法官基本信息及服务内容,让群众知道法官为什么来、能帮什么忙。开出专属服务清单。针对乡镇实际需求定制5个方面23项服务清单,持续探索服务最优解,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。推出专属评分考单。将“小镇法官”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体系,邀请乡镇干部、群众代表对“小镇法官”基层工作成效考评打分。


  运用“三加法”,体现“小镇法官”解纷专业化。“法官+法庭”协作互动。“小镇法官”与就近法庭在诉前调解、案件审理、判后答疑等方面协同共进。“司法+行政”高效联动。“小镇法官”与乡镇(街道)、派出所、司法所等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,围绕加强诉源治理、推动重大案件事前会商等召开联席会议95次,反馈意见建议87条。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推动。“小镇法官”用好用活线上办案平台,帮助群众网上立案87件,开展网上诉前调解168件。延伸线下办案触角,开展“上门立案解民忧”系列活动,上门立案62件。


  开辟“三通道”,实现“小镇法官”解纷多元化。畅通民生案件“专用道”。快速解决涉民生案件476件;实施“法润蓓蕾”计划,联合多方力量为8名离异家庭儿童开展心理干预、物资帮扶、跟踪回访。打造乡村振兴“助跑道”。牵头筹建“绿色桑都产业发展纠纷调解室”,形成咨询、申请、调解、司法确认闭环解纷服务模式;深入涉案民企,从6方面开展“法治体检”,向企业反馈法律风险建议38条。开设诉源治理“直通道”。针对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外嫁女、空挂户等应否参与分配等问题提炼裁判要旨,指导村社制定合法分配方案,实现该类纠纷受案数同比下降89.2%;在交警队设立巡回审判点,搭建“非诉调解+司法确认”平台,办结司法确认调解协议交通事故500余件。


  打造涉检信访矛盾化解“最优解”


  资阳市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,多措并举把好“三个端口”,打造出涉检信访矛盾化解“最优解”。


8.png


  强化诉源治理,通入口。一是全面畅通12309检察服务中心群众诉求渠道。部署信访信息2.0系统,对2022年以来受理的923件群众信访件,做到“七日内程序性回复”率和“三个月实体性答复”率双100%。二是推行信访接待、办理、处置、答复、推送“五步法”工作法。设立青年干警AB岗、党员先锋岗,促进党建与业务互融并促;开辟涉民营企业家等信访“绿色通道”,直击涉检信访“第一线”;落实检察长接访、批信、包案制度,2022年接访58人次,批阅来信67件次。三是推深做实“清单+闭环”机制。对群众信访事项实行“清单化”管理、“闭环式”办理,做实跟踪回访反馈。


  强化“三个联动”,破关口。一是纵向协同联动。加强与信访、公安、法院等单位协作联动,确保信访事项“事事有人管、事事管到位”。二是横向联动配合。加强部门间沟通配合,树立全院“一盘棋”的大局意识,抓好重点领域、事项管控,合理化解信访问题。三是联席沟通协作。梳理排查信访矛盾隐患,建立底数清、情况明、措施实的动态管理台账,依托检察官联席会议,对重要信访案件开展集体研讨,挂图作战、销号管理、闭环化解。


  整合多元方式,畅出口。针对首次信访的刑事申诉、国家赔偿、刑事立案监督及历史积案、上级交办重复信访案等案件落实领导包案,该模式成效明显,资阳市检察院被省检察院评为全省“治重化积”先进集体。出台信访案件协同答复化解、简易(上门)听证等工作规范,邀请中立的“第三方”参与听证,就地释法说理、教育疏导,促进矛盾化解。综合运用“领导包案+刑事和解+公开听证+司法救助+社会帮扶+释法说理”等多元化措施,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。此外,资阳检察积极开展司法救助,2022年以来,共向103名被害方发放司法救助金175.76万元,实现“事心双解”,传递检察温情。


  创新工作方法化解矛盾纠纷


  2018年,资阳公安在雁江区迎接镇率先推行“四堂四化”矛盾纠纷化解模式。镇上设立“家风家训堂”“辩理明理堂”“约谈约访堂”“讲法守法堂”,由派出所所长任“堂长”,选聘吸纳司法所、法庭、综治办、村(社区)干部、乡贤等人员为“堂官”。针对不同矛盾纠纷,分类用堂,实现“化人、化事、化怨、化冤”的目的。


  如何让这条善于解纷之路走得更踏实?当地公安用“花式吃瓜工作法”化解矛盾纠纷,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全市最高、立案数全市最少,重大、涉稳、涉青少年矛盾纠纷3个“百分百”化解,纠纷类警情连续3年下降,群众满意度连续5年提升。


  该镇挂石村的刘邓两家因土地权属问题存在多年纷争。他们成立了一个由驻村民警、综治办和司法所工作人员、村主任和退休村干部组成的调解团,通过查阅老档案,4次现勘土地,后携带原始档案、法律依据等书证,现场讲法说理,重新划定耕地边界,得到双方认可。邓某激动地对民警说:“没想到十几年都没解决的土地纠纷,被你们在泥巴地里给我们解决了!”


  制定《调解积分制管理办法》,用积分检验调解能力和质效。对民警、党政工作人员来说,积分能运用在评先评优中。对村社干部、乡里乡贤等社会调解力量来说,积分能在村社“幸福超市”兑换洗衣粉、牛奶等物资。积分制推行以来,纠纷化解周期平均每起缩短30%以上。


  为解决矛盾纠纷双方对调解员不满意、不信任等问题,创新推出“点单式调解”。前丰村村民李某和王某离婚后一直相安无事。后来李某与同村的张某再婚,王某便以二人抚养3岁女儿不善为由,多次上门吵闹并报警。在调解该矛盾纠纷时,双方一致选择熟悉情况又德高望重的老支书作为调解员,民警徐琨琳从旁协助。两名调解员从情理、法理共同发力,成功化解了这一反复报警纠纷。


  全力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


  资阳市司法局按照“建强轴心、以点带面、全域推进”的思路,探索构建“1+4+N”工作体系,全力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,努力发挥好“枫桥经验”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,实现全市99%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。


9.png


  聚焦“为民便民”,织密调解网络。坚持完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,建起“1+10+N”的调解体系:以人民调解指导中心为主轴,10类专业调解委员会为主攻手,89个镇(街)、1229个村(社区)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战线,不断完善县(区)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调解阵地,坚决整顿“失能”调解组织和“挂名”调解员,基本建成覆盖城乡、便捷高效、均等普惠、智能精准的全业务、全时空人民调解服务体系。


  聚焦“治重化积”,创新纠纷化解机制。聚焦婚恋家庭、物业、交通、医疗、校园等纠纷易发多发领域,会同法院、公安、工会、市场监管、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,实行“人民调解+行政调解+司法调解”“调解+仲裁+公证+行政复议+法律援助”等工作机制,推行“法院+派出所+司法所+乡镇(街道)+村(社区)调解委员会”和“行政调解+人民调解+司法确认”联动工作模式,纠纷解决机制制度基础、基层基础、队伍基础得到夯实,带动各行业各领域多元解纷机制日益健全。“治重化积”专项工作综合化解率100%,“人民调解+公证”成功化解某国企改制职工20年信访难题。


  聚焦“源头治理”,贯通闭环解纷模式。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思路,将关口前置,实现纠纷事先“预警”、提前“吹哨”。创新蓝黄红“三色”预警、分级分类联调、交办回访评价等运行机制,形成“统一受理分流-责任主体跟进落实-办理结果反馈评价”闭环管理模式,切实把各类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。自2022年以来,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4724件,调解成功率达99.25%,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,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

编辑:实习编辑 彭嘉豪
中国共产党资阳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